1、具體如下:(1)傳遞速度要快、方法要正確、器械要準確,術者接過器械后不需要調(diào)整方向即可使用。(2) 傳遞器械力度要適中,以達到提醒術者的注意力為度。(3) 根據(jù)手術部位,及時調(diào)換手術器械。
1、止血鉗使用基本同手術剪,但放開時用拇指和食指持住血管鉗一個環(huán)口,中指和無名指擋住另一環(huán)口,將拇指和無名指輕輕用力對頂即可。止血鉗是一種通過夾住血管實現(xiàn)血液阻斷的外科手術器械。
2、填塞止血留置的敷料通常是在12~48h后取出。電凝及燒烙止血法(1)電凝止血 利用高頻電流凝固組織的作用達到止血目的。使用方法是用止血鉗夾住血管斷端,向上輕輕提起,擦干血液,將電凝器與止血鉗接觸,待局部發(fā)煙即可。
3、止血鉗的使用止血鉗是醫(yī)護人員在手術操作中常用的一種工具,主要用于夾住血管進行止血。在選購止血鉗時,需要考慮其使用的方便程度和穩(wěn)定性,以及鉗口的大小和形狀是否符合操作需求。
4、用酒精浸泡一個小時以上擦拭即可。管理手術器械的方法:條理化放置器械,強化手術器械管理規(guī)范,實施器械清點、交接制度,創(chuàng)建器械管理標準。
使用血管夾手術的步驟: 用DeBakey組織鉗盡可能地游離出血點并鉗夾,置血管夾要與出血點成直角而不是平行。 在達到止血效果的前提下應用最小的血管夾。 血管出血,應用兩個夾子呈“V”字形對合。
達文西機器人手臂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份放置在病人身上,包含三至四支機器手臂,分別置入鏡頭和操作的器械,這些手臂可以提供7個活動面及540個旋轉角度,比人類的手臂還要靈活。
術前準備同普通外科手術前一般常規(guī)。備皮范圍上起乳根,下至恥骨聯(lián)合、會陰部(包括陰毛),兩側至腋中線及大腿前面上1/除急癥外,一般手術可在手術前1d進行皮膚準備。
協(xié)助麻醉,建立靜脈通道,擺好體位。備好一切手術用物如電刀。吸引器等,調(diào)節(jié)手術照明。協(xié)助手術人員穿衣,與器械護士認真清點器械、敷料,做好登記。
病人進入手術間后,協(xié)助病人將衣服脫下,平躺于手術床上 ○ 2建立靜脈通路后,配合麻醉。按醫(yī)囑給藥,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 ○ 3洗手護士外科洗手手,巡回護士負責臺上物品的供給 ○ 4擺體位,做好查對。
手術方法:(1)麻醉 一般采用硬脊膜外麻醉。(2)切口宜選擇在右下腹部壓痛最明顯的部位,一般情況下采用右下腹斜切口(McBurney切口)或右下腹橫斜切口。皮膚沿皮紋方向切開,對血管和神經(jīng)損傷少。
)手術開始前15~20分鐘洗手、穿無菌手術衣及戴無菌手套,做好器械桌的整理準備工作,檢查各種器械、敷料及其他用物是否完備。根據(jù)手術步驟、使用先后把各種器械、敷料等物品分類順序排列。
這種斜切口,因三層腹壁肌的纖維方向不同,術后切口愈合牢固,不易發(fā)生切口疝。但因這種切口不便探查腹腔其他部位臟器,故對診斷不明的探查性手術,宜選用右下腹直肌旁切口,且切口不宜太小。
1、清洗 金屬器械放入1%肥皂水中煮沸15分鐘,再用清水刷洗、沖凈、擦干,整理包裝,銳利器械分開軸節(jié),浸沒于第一次消毒液內(nèi),按時取出。
2、(3)普通外科手術皮膚消毒:用3%~4%碘酊消毒,待干后,用70%酒精脫碘?;蛴?%(有效碘)碘伏消毒2遍,無需脫碘。 (4)會陰部手術消毒:會陰部皮膚粘膜用1%碘伏消毒2遍。
3、碘伏 含有效碘0.5%的碘伏水溶液用于皮膚和手的消毒,同樣也可用引口腔粘膜的術前消毒,其作用優(yōu)于碘酊。具有消毒徹底、刺激性小、著色淺的優(yōu)點。75%酒精 最常應用,其消毒力較弱,故常與碘酊先后使用,起脫碘作用。
4、高壓蒸氣滅菌法可殺滅包括芽胞在內(nèi)的所有微生物,是滅菌效果最好、應用最廣的滅菌方法。方法是將需滅菌的物品放在高壓鍋內(nèi),加熱時蒸氣不外溢,高壓鍋內(nèi)溫度隨著蒸氣壓的增加而升高。
5、銳器如縫合針、手術刀片、注射針頭等直接放入銳器回收盒,回收盒三分之二滿后送焚燒。一般廢棄物如用過的紗布、縫線、一次性注射針筒等置于手術間的黃色垃圾袋內(nèi)。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