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了確保醫(yī)療安全,消除醫(yī)療隱患,對植入物和外來器械應嚴格規(guī)范的管理。根據(jù)《醫(y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河南省第二周期醫(yī)院評審暨綜合評價標準》的要求,制定制度,確保手術患者的安全。
手術刀 有刀柄及不同形狀、大小的刀片。刀片宜用血管鉗或持針鉗夾持安裝,避免割傷手指。持刀的方式有多種,抓持式:用于較大的切口;執(zhí)弓式:用于一般的切口;執(zhí)筆式:用于解剖及小切口;跳起式:用于表淺膿腫切開。
顯微手術器械是指適合于醫(yī)生在顯微鏡下對組織進行細致的解剖、分離和清創(chuàng)修復的特殊精細工具。
止血鉗 止血鉗是一種通過夾住血管實現(xiàn)血液阻斷的外科手術器械。搶救病人在出血的情況下,服入止血藥后,用止血鉗夾住血管大動脈,不讓血流出的手術器械。
1、處理方法:將術后器械的流動水下去除血污→酶浸泡2min以上(或+超聲波震蕩)→流動水徹底沖洗→分類烘干(精細、尖銳的器械要分開)→檢查→上油→包裝或分類存放于器械柜內。
2、醫(yī)用鉗子鑷子多是通過高溫蒸煮消毒,然后在無菌條件下密封包裝后保存于無菌柜內的。一般外科使用的鑷子,可以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處理,還可以通過高壓蒸汽滅菌,達到消毒的效果,常用的主要是以消毒液浸泡消毒處理。
3、手術人員消毒 用肥皂凍洗手,洗手后,用醋酸氯已定 統(tǒng)稱滅菌王 刷手,再洗掉,然后,再涂一層滅菌王,自然烘干。
1、(3)器械準備對高風險的病例,轉運時應根據(jù)病情需要配備便攜式多功能監(jiān)護儀(充電量足)、簡易呼吸器或便攜式呼吸機(充電量足)、急救藥品、氧氣等搶救物品。手術患者轉運交接ppt。
2、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1概述手術體位是指術中患者的位式,由患者的臥姿,體位墊的使用,手術床的操縱三部分組成。
3、手術體位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2019/11/21目的為圍術期患者的體位安置供指導性意見,規(guī)范體位護理操作,最大限度避免手術體位損傷。
4、(一)手術縫針 一般手術縫針分針尖、針身及針孔(針眼)。按針尖形狀分圓形及三角形兩種,按針身彎曲度分為彎形、半彎形及直形。各類縫針亦屬于精密器械。
5、海綿鉗也叫持物鉗。分為有齒紋、無齒紋兩種,有齒紋主要用以夾持、傳遞已消毒的器械、縫線、縫針、敷料、引流管等。也用于鉗夾蘸有消毒液的紗布,以消毒手術野的皮膚,或用于手術野深處拭血。
1、在選擇手術器械時,需要考慮到器械的使用效果、安全性和成本等方面。雖然金屬器械的價格較高,但是由于其強度高、易清洗、抗腐蝕等優(yōu)點,還是應該優(yōu)先選擇金屬器械作為手術器械。
2、手術刀:常用的是一種可以裝折刀片和手術刀,分刀片和刀柄兩部分,用時將刀片安裝在刀柄上,適用于大創(chuàng)口切割,小刀片,適用于眼科及耳鼻喉科,又根據(jù)刀刃的形狀分為園刀、彎刀、球頭刀及三角刀。
3、顯微手術器械在使用及存放時必須妥善保護。特別是器械頭部,應套在塑料套管內或包埋在海綿等軟質墊內存放,避免撞擊損壞。(三)顯微外科縫合針線 顯微外科的縫合針線為縫線一端連針的無損傷縫針。
4、如果是常規(guī)簡單手術,國產的就夠了。現(xiàn)在的國產器械,可能比以前的國產要強不少,但還沒到完全可以和國外產品抗衡的地步。有時候,某個關節(jié)的一個小小的彎曲,都會讓術者產生這個器械好用還是不好用的想法。
5、有關部門對高頻手術設備安全的把控也是越來越嚴格。針對高頻手術設備專用標準GB9704-1999被GB9704-2009代替。我們聯(lián)合高頻手術設備生產廠家凱卓科技共同做個測驗。中性電極作為高頻手術設備的重要配件其安全性尤為受到重視。
自動拉鉤裝置上的螺絲較多,每個螺絲都有其功能,洗手護士必須同巡回護士在手術前后仔細清點螺絲數(shù)量,并做好記錄,防止螺絲遺落于患者體內。
在手術前要進行術前的訓練,床上大小便,咳嗽和咳痰方法,術前兩周開始停止吸煙,要準備血和補液,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及貧血;血型鑒定及交叉配合試驗,備好一定量的全血。
外科手術中,把皮膚肌肉切開后,用拉鉤將皮膚肌肉分別向兩邊拉住,這樣中間的手術視野才會露出來啊,不然就只是一條口子而已,怎么做手術。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