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器械上已經(jīng)沒有殘留物質,如血液、有機組織等。每次使用醫(yī)療器械之后,一定要馬上清洗。清理以后,連續(xù)沖水30秒鐘,再讓器械完全干燥。把洗凈、晾干的醫(yī)療器械放在消毒袋里。
1、用酒精消毒。美國的哈斯特于公元1890年發(fā)明了橡皮外科手套,從而消除了外科手術中最重要的感染源頭。原先李斯特使用的石炭酸對人體有刺激、腐蝕的作用,而且毒性頗大,并不是理想的消毒劑,因此也被75%酒精取代。
2、根據(jù)手消毒劑生產(chǎn)廠家的建議,取適量的手消毒液。
3、手術器械消毒方法有哪些物理消毒方法利用物理因子殺滅或清除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4、)臭氧發(fā)生器消毒 臭氧(O3)具有強烈的氧化作用,能破壞微生物的細胞膜與核酸。O3也是一種暫態(tài)物質,常溫下能自然分解,還原成氧。其滅菌原理實際上和紫外線消毒極相似。
5、打開鍋蓋,取出大單子,在器械臺上鋪好后,再取出鍋內(nèi)的手術器械及其他物品,分門別類地擺放整齊,準備手術。(三)化學消毒法 作為滅菌手段,化學藥品消毒法并不理想,尤其是對細菌的芽胞往往難于殺滅。
清洗 金屬器械放入1%肥皂水中煮沸15分鐘,再用清水刷洗、沖凈、擦干,整理包裝,銳利器械分開軸節(jié),浸沒于第一次消毒液內(nèi),按時取出。
(3)普通外科手術皮膚消毒:用3%~4%碘酊消毒,待干后,用70%酒精脫碘?;蛴?%(有效碘)碘伏消毒2遍,無需脫碘。 (4)會陰部手術消毒:會陰部皮膚粘膜用1%碘伏消毒2遍。
碘伏 含有效碘0.5%的碘伏水溶液用于皮膚和手的消毒,同樣也可用引口腔粘膜的術前消毒,其作用優(yōu)于碘酊。具有消毒徹底、刺激性小、著色淺的優(yōu)點。75%酒精 最常應用,其消毒力較弱,故常與碘酊先后使用,起脫碘作用。
高壓蒸氣滅菌法可殺滅包括芽胞在內(nèi)的所有微生物,是滅菌效果最好、應用最廣的滅菌方法。方法是將需滅菌的物品放在高壓鍋內(nèi),加熱時蒸氣不外溢,高壓鍋內(nèi)溫度隨著蒸氣壓的增加而升高。
銳器如縫合針、手術刀片、注射針頭等直接放入銳器回收盒,回收盒三分之二滿后送焚燒。一般廢棄物如用過的紗布、縫線、一次性注射針筒等置于手術間的黃色垃圾袋內(nèi)。
【答案】:D 本組題考查器械護士的相關考點。
常用的有含氯消毒劑、氧化消毒劑、碘類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雜環(huán)類氣體消毒劑、酚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等。消毒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物理方法:利用物理的作用(包括光、熱、蒸汽、壓力等)以殺滅病原體。
消毒方式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日光消毒法。第二種是煮沸消毒法。第三種是藥物消毒法。日光中的紫外線具有良好的天然殺菌作用,只有當物品直接暴露在陽光下6個小時左右,且不與玻璃窗分離時,才能達到消毒的目的。
常見的五種消毒方法有通風消毒、高溫消毒、紫外線日光消毒、超聲波消毒和化學消毒。通風消毒:通風的作用在于使空氣流通,可以帶走一部分在空氣中的細菌或者吹走物體表面附著的細菌。
藥物消毒法。很多家庭會常備一些消毒的藥物,藥物消毒的種類很多,具體的消毒效果與藥物稀釋比例或濃度相關。日光消毒法。
日光消毒法:將物品直接暴露在陽光下6小時以上,利用日光的熱、干燥、紫外線作用殺滅細菌。熱力消毒法:通過高溫、高熱進行消毒的方法,如煮沸消毒、高壓蒸汽滅菌等,使病原體蛋白凝固變性,失去正常代謝機能。
1、手術室常用的滅菌方法有四種:熱力滅菌法:熱力能破壞微生物的蛋白質和核酸,使蛋白質變性凝固,核酸解鏈崩裂,從而導致其死亡。
2、熱力滅菌法 (物理滅菌)使用熱力滅菌法,在溫度和壓力等規(guī)定的滅菌條件下,要達到一定的加熱時間。包括:①火焰滅菌法②干熱滅菌法③高壓蒸汽滅菌法④流通蒸汽滅菌法⑤煮沸滅菌法。
3、熱空氣滅菌法:即在電熱恒溫干燥箱中利用干熱空氣來滅菌。2)濕熱滅菌 即利用蒸汽進行滅菌的方法。濕熱滅菌又分為高壓、常壓、間歇滅菌和巴氏滅菌4種。
4、手術器械消毒方法有哪些物理消毒方法利用物理因子殺滅或清除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5、②用無菌刷蘸3~5ml滅菌王刷洗雙手及臂至肘上約10cm,程序同乙醇洗手法,共3分鐘。③清水沖凈。④用無菌巾揩干雙手及臂。⑤再取滅菌王3~5ml涂抹至肘部,干后空手術衣、戴手套。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