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輪廓儀和粗糙度儀是兩種不同的測量設(shè)備。輪廓儀主要用于測量零件表面的輪廓形狀,如汽車零件中的溝槽深度、寬度、倒角位置和尺寸等。它主要反映的是零件的宏觀輪廓。而粗糙度儀的功能是評估零件表面加工質(zhì)量,即表面的光滑程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光潔度。粗糙度反映的是零件加工表面的微觀狀況。
粗糙度測試儀中的Rz、Ra、Rq是評估表面粗糙度的關(guān)鍵參數(shù),它們各自具有不同的含義和應(yīng)用場景。Rz代表微觀不平度的平均高度,即在基本測量長度范圍內(nèi),從平行于中線的任意線算起,自被測輪廓上五個較高點至五個較低點的平均距離。
粗糙度Rz:平均峰谷深度,它表示表面上相鄰峰和谷之間的距離,是衡量表面粗糙度的一個參數(shù)。 粗糙度Rp:最大輪廓波峰高度,它是指表面輪廓中的最高峰的高度,用來描述表面特征的最大尺寸。
Ra:算術(shù)平均粗糙度 Rz:平均峰谷深度 Rp:最大輪廓波峰高度 Rq:均方根粗糙度 RSm:輪廓平均寬度 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1] 。其兩波峰或兩波谷之間的距離(波距)很?。ㄔ?mm以下),它屬于微觀幾何形狀誤差。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其兩波峰或兩波谷之間的距離很小,通常在1毫米以下。這屬于微觀幾何形狀誤差。表面粗糙度越小,表面則越光滑。
粗糙度儀針描法又稱觸針法。當(dāng)觸針直接在工件被測表面上輕輕劃過時,由于被測表面輪廓峰谷起伏, 觸針將在垂直于被測輪廓表面方向上產(chǎn)生上下移動,把這種移動通過電子裝置把信號加以放大, 然后通過指零表或其它輸出裝置將有關(guān)粗糙度的數(shù)據(jù)或圖形輸出來。
故,理論上,對于Ra數(shù)值大的,可以進行測量,但是需要反復(fù)進行,多次測量,結(jié)果還是會有一定的誤差(因為三坐標(biāo)測量數(shù)量本身存在誤差較大),但是對于Ra小的,三坐標(biāo)的精度達不到粗糙度測量要求,并且實際生產(chǎn)中,表面粗糙度有專業(yè)的測量儀器,無論從時間還是成本上,可行性都非常的低。
表面粗糙度的測量通常使用雙管顯微鏡進行。這種顯微鏡可以用于評估Ry和Rz參數(shù),其測量范圍在0.5到50之間。另外,基于光波干涉原理的測量方法(如平晶和激光測長技術(shù))可以將被測表面的形狀誤差以干涉條紋的形式顯示出來。
RA0.4是一個表征表面粗糙度的參數(shù),常用于描述機械制造工藝中表面加工的精度。RA是RoughnessAverage(表面粗糙度平均值)的縮寫,而0.4表示該表面的粗糙度平均值為0.4微米。RA值是通過對表面的高低程度進行測量,然后計算其平均值得出的。RA值越小,表面越光滑。RA值越大,表面越粗糙。
粗糙度Ra:算術(shù)平均粗糙度,它是表面粗糙度的一種度量方式,通過測量表面高度的算術(shù)平均值來評估表面的平滑程度。 粗糙度Rz:平均峰谷深度,它表示表面上相鄰峰和谷之間的距離,是衡量表面粗糙度的一個參數(shù)。
Ra:算術(shù)平均粗糙度 Rz:平均峰谷深度 Rp:最大輪廓波峰高度 Rq:均方根粗糙度 RSm:輪廓平均寬度 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1] 。其兩波峰或兩波谷之間的距離(波距)很?。ㄔ?mm以下),它屬于微觀幾何形狀誤差。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其兩波峰或兩波谷之間的距離很小,通常在1毫米以下。這屬于微觀幾何形狀誤差。表面粗糙度越小,表面則越光滑。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