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持粘性測試儀是一種用于評估粘性材料持久性能的專業(yè)測試設備。以下是關于持粘性測試儀的詳細介紹:設備名稱與英文名稱:持粘性測試儀,英文名稱為Lasting Adhesive Tester。
1、恒溫膠帶保持力試驗機的試樣制備步驟如下:去除外層膠粘帶:去除膠粘帶卷外層的3至5圈膠粘帶,以確保取樣的代表性。揭開隔離層:以約300毫米/分鐘的速度揭開試樣卷或片狀試樣上的隔離層,避免過快或過慢導致膠粘帶性能的變化。
2、劃圈法 原理:使用附著力測定儀在油漆涂層上劃出圓滾線劃痕,根據劃痕范圍內的漆膜完整程度進行評定。 步驟:將制備好的樣板固定在測定儀上,添加適當砝碼,以80100r/min的速度搖動搖柄,形成標準圓長5cm的劃痕,然后取出樣板進行評級。
3、試驗步驟:在馬口鐵上制備樣板,漆膜實干后,在恒溫恒濕環(huán)境下測定附著力。先檢查測定儀的針頭保持銳利,調整回轉半徑,直至圓滾線與標準半徑25mm相同。固定試驗樣板,向后移動升降棒使轉針尖端接觸漆膜。
4、首先,需在馬口鐵上制備樣板,確保漆膜實干后在恒溫恒濕環(huán)境下進行測試。然后檢查測定儀的針頭保持銳利,并調整回轉半徑以使圓滾線與標準半徑25mm相同。固定試驗樣板后,向后移動升降棒使轉針尖端接觸漆膜,以80~100 r/min的速度均勻搖動搖柄,得到長度為(5±0.5)cm的圓滾線。
5、試樣制備可采用不帶槽或帶槽的平板,或單片制備。金屬片表面應平整,無彎曲、翹曲、歪斜等變形,且無毛刺。膠接時,金屬片的表面處理、膠粘劑的配比、涂膠量、晾置時間等工藝均需按膠粘劑的使用要求進行。試樣制備后到試驗的最短時間為16小時,最長時間為一個月。
1、剝離力是膠帶材料從被粘著體上面剝離時候的力;粘著力是剝離力和膠粘劑與被粘著體之間的結合力;離型力是通指離型層與黏著劑之間的結合力。
2、首先詮釋一下膠帶的剝離力也叫粘著力,是指膠帶貼于被粘物后,以一定的速度再剝離膠帶時所需的平均力值。行業(yè)內常選用三泉中石180度剝離試驗機BLJ-C來操作。標準原理:兩塊被粘材料用膠粘劑制備成膠接試樣,然后將膠接試樣以規(guī)定的速率從膠接的開口處剝開,兩塊被粘物沿著被粘面長度的方向逐漸分離。
3、殘余粘著率則是指離型紙在經過第一次剝離后,進行第二次剝離時所需的力,它通過計算得出,主要反映了硅油固化的效果。離型紙技術指標的測試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通常只有電子廠和膠帶廠能進行后幾項數據的測試。離型紙的剝離力對其應用領域至關重要,不同的剝離力適用于不同的場景。
4、從剝離力與剝離長度的關系曲線中測定平均剝離力,計算平均剝離強度、最大值、最小值,以及算術平均值。 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包括引用標準、膠粘劑信息、被粘材料說明、膠接過程、膠粘劑層厚度、試樣信息、狀態(tài)調節(jié)及試驗環(huán)境、夾頭分離速率、平均剝離力、剝離強度值、破壞類型、影響結果的異常情況等。
5、N/25mm是剝離力指標。N/25mm是測試膠帶膠紙膠水剝離力的指標,N(gf)/W25mm為拉開25mm寬的測試樣條所需的拉力是多少N(牛頓)或多少g(克)力。N/25mm與前面表達的意思一樣,即是拉開25mm寬的測試樣條所需多少N(牛頓)。讀法為每25毫米多少牛(或克),企業(yè)習慣上直接說多少牛或克。
1、m膠帶剝離力測試有相應標準。 測試環(huán)境標準:通常要求在溫度23±2℃、相對濕度50±5%的環(huán)境下進行測試,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減少環(huán)境因素對膠帶性能的影響。 測試樣品準備標準:膠帶樣品需在上述標準環(huán)境下放置至少2小時,使其與環(huán)境達到平衡狀態(tài)。
2、M附著力測試膠帶為610,在標準測試條件下其與不銹鋼板的剝離強度為47N/100mm 。此外不同型號3M膠帶性能指標不一樣,比如3M4945#THB雙面膠帶,它的厚度是1米,剝離強度是440N/100mm抗拉強度是970Kpa,適用溫度:短期可達149度,長期可達93度。
3、剝離強度測試是表征3M膠帶膠粘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能夠直接反映膠帶粘性的大小。測試過程中,需要使用拉力試驗機以恒定的速度對粘貼在標準鋼板上的膠帶進行180°剝離,從而測量出單位寬度剝離時所需要的力。這一測試通常遵循特定的標準,如ASTM D1000或GB/T 2792-2014,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
4、M 測試膠帶600,610,616,810的剝離強度分別為:0.44N/mm,0.47N/mm,0.39N/mm,0.27N/mm。希望以上答復令您滿意!如仍有疑問,歡迎向企業(yè)知道提問。
5、參數如下:初粘力:13,持粘力:23。剝離力:13,測試速度:5001。3M2008是一種雙面膠帶,有白色泡棉基材和黑色丙烯酸泡棉涂層。有多項優(yōu)點,包括耐高溫性、耐化學溶劑性和粘合力強。這使得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汽車制造、電子行業(yè)和廣告制作等。
6、MM*55M*0.14MM;斷裂延伸率為50%,在常溫下有良好的粘接力;粘著力10N/25MM,抗拉強度為 20N/CM,長期耐溫100C。
膠粘帶壓滾機產品描述如下:主要功能:膠粘帶壓滾機是印刷墨層結合牢度試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于評估印刷墨層與基材之間的結合牢度。通過施加壓力和使用特定類型的膠帶對測試樣品進行處理,可以模擬實際使用中的各種條件,從而檢驗印刷品的結合性能。
滾枕:滾枕又叫肩鐵。現代膠印機滾筒兩端都有十分精確的滾枕。分接觸滾枕(例如CD102型機)和不接觸滾枕(例如國產J2108型機)兩類機型。(1)接觸滾枕方式即在滾筒合壓印刷中,印版滾筒與橡皮布滾筒兩端滾枕在接觸狀態(tài)下進行印刷。
壓印滾筒是膠印機中最重要的一個滾筒,它的表面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且耐酸耐堿耐腐蝕、其筒體也有很高的剛度和強度,能抵抗沖擊和振動,滾筒空檔處裝有叼牙機構。壓印滾筒的分類和原理:內沉槽:壓印滾筒表面沒有下沉槽,它的直徑與其它兩個滾筒的滾枕近似。
雙作用壓輥,雙作用壓輥專門用于輸送帶撕裂的修復及輸送帶冷接頭,排氣壓實,大幅提高橡膠修補片與輸送帶的粘合強度。操作簡便,省時省力。
參考標準:GB/T2792-2014膠粘帶剝離強度試驗方法 測試步驟:使用取樣刀將壓敏膠帶取樣,寬度設定為24mm,長度為300mm,共取3-5條備用。利用標準電動碾壓滾輪或手動碾壓滾輪,將試樣貼合在標準剝離測試鋼板上,進行3次碾壓,并靜置20分鐘。
待卷材鋪貼完成后,用軟橡膠板或輥筒等從中間向卷材搭接方向另一側刮壓并排出空氣,使卷材充分滿粘于基面上。搭接鋪貼下一幅卷材時,將位于下層的卷材搭接部位的隔離紙揭起,將上層卷材對準搭接控制線平整粘貼在下層卷材上,刮壓排出空氣,充分滿粘。
GB/T 1720-79(89) 《漆膜附著力測定法(劃圈法)》1 測試原理 該方法通過將樣板固定在一個可前后移動的平臺上,平臺移動時,一個帶有唱針的裝置在漆膜表面做圓圈運動,劃透漆膜并暴露出重疊的圓滾線紋路,對漆膜造成破壞。這種破壞作用除了垂直壓力外,還包括唱針旋轉產生的扭力。
附著力測試的三種方法及對應的樣品要求如下: 百格法 方法描述:適用于塑料或金屬等涂層工藝后,通過在表面劃格并用膠帶測試結合牢固程度。 樣品要求:至少需要2個10cm*10cm以上的樣品進行實驗。
測定漆膜附著力的方法主要有三種類型:綜合測定法(劃格法、劃圈法)、剝落試驗法(拉開法)及使用溶劑和軟化劑的測試。劃格法,依據GB1720標準,適用于各種單一涂層附著力的測量。需準備附著力測定儀、馬口鐵板、四倍放大鏡及漆刷。在馬口鐵板上制作三塊樣板,待漆膜干燥后,在恒溫恒濕條件下進行測試。
使用美工刀或劃格器在油漆涂層上劃出十字交叉的網格,每個網格的尺寸為1mm×1mm。確保劃格器的刀口達到油漆層的底部。 接著,用毛刷沿著對角線方向輕輕刷動五六次,將劃掉的碎片清除干凈。然后用寬度為25mm的半透明膠帶貼在劃格處,并迅速拉開,膠帶的粘合力需在350-400g/m之間。
劃圈法:此方法通過在涂層表面劃圈,觀察涂層在劃圈過程中的脫落情況,以此評估其附著力。 劃格法:采用劃格器在涂層表面劃出十字格子的形狀,隨后用膠帶貼在格子中心并迅速拉開,觀察涂層脫落的情況。劃格法分為0、4級(單位:mm),以評估附著力。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