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用消毒滅菌器具的稅率為:13%醫(yī)用消毒滅菌器具的稅務編碼為:109024404醫(yī)用消毒滅菌器具簡稱:醫(yī)療儀器器械說明:指醫(yī)療器械配套消毒滅菌器具,包括滅菌指示條、其他醫(yī)用消毒滅菌器具。
指滅菌物品置于適宜放射源輻射的射線或適宜的電子加速器發(fā)生的電子束中進行電離輻射而達到殺滅微生物的方法。醫(yī)療器械、容器、生產(chǎn)輔助用品、不受輻射破壞的原料藥及成品等均可用本法滅菌。干熱滅菌法 指將物品置于干熱滅菌柜、隧道滅菌器等設備中,利用干熱空氣達到殺滅微生物或消除熱原物質(zhì)的方法。
間歇滅菌法,也稱為分段滅菌法,適用于沒有高壓滅菌設備且滅菌對象相對穩(wěn)定的情況,能夠?qū)崿F(xiàn)幾乎完全的滅菌效果。這種方法通常用于液體的滅菌。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將需要滅菌的液體在90℃至100℃的溫度下加熱15分鐘以上,以確保營養(yǎng)細胞死亡。
低溫間歇滅菌法是一種在60至80攝氏度溫度下進行的滅菌方法。壓力蒸汽滅菌:這是一種利用壓力和時間共同作用以達到消毒效果的方法,由全國科學技術(shù)名詞審定委員會在2014年公布為全科醫(yī)學與社區(qū)衛(wèi)生名詞。低溫甲醛蒸汽滅菌:適用于硬性內(nèi)窺鏡及其導光束等,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瞬間激活和迅速降解技術(shù)。
高壓蒸汽滅菌法:在加壓條件下,水的沸點超過100℃,產(chǎn)生高于100℃的水蒸氣。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滅菌效果佳、應用范圍廣且操作簡便,但要求物品必須能夠耐受高溫和高壓。適用于耐高溫的物品,如培養(yǎng)基、生理鹽水、緩沖溶液、玻璃和陶瓷器皿等。
間歇滅菌法:通過反復加熱80-100°C的水或流通水蒸氣來殺滅微生物?;瘜W滅菌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過濾滅菌法:通過濾材篩除或吸附微生物。氣體滅菌法:利用環(huán)氧乙烷或甲醛等氣體殺滅微生物。藥液滅菌法:通過乙醇、甲酚、苯酚水或福爾馬林等藥劑殺滅微生物。
手術(shù)室無菌物品的滅菌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消毒滅菌法和化學消毒法,其中物理消毒滅菌法又分為熱力、紫外線、電離輻射、超聲波、微波和濾過除菌等。熱力滅菌法中,干熱滅菌法包括焚燒、燒灼和干烤,常用于玻璃器皿、瓷器、金屬物品等的滅菌。
高壓蒸氣滅菌法是一種迅速而有效的滅菌方法。在104kPa的壓力下,器內(nèi)溫度可達123℃,維持15~30分鐘,可殺滅包括芽胞在內(nèi)的所有微生物。此法常用于一般培養(yǎng)基、生理鹽水、手術(shù)器械及敷料等耐濕和耐高溫物品的滅菌。(二)紫外線與電離輻射 日光與紫外線 日光消毒是最簡單、經(jīng)濟的方法。
紫外線消毒法:多用于室內(nèi)空氣和物品表面消毒,紫外線能殺滅懸浮在空氣、水中和附于物體表面的細菌、支原體和病毒等。綜上所述,手術(shù)室常用的無菌術(shù)涵蓋了高溫滅菌、氣體滅菌、電離輻射滅菌以及藥液浸泡和紫外線消毒等多種方法,以確保手術(shù)過程中的無菌環(huán)境。
1、醫(yī)院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器都用來給 適用于多種材料器械,尤其對非耐熱電子器械如光纖內(nèi)窺鏡、電子儀器、電線、電池、攝影照相機等物品的滅菌處理。
2、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器既可對金屬醫(yī)療器械進行低溫滅菌,也可對非金屬醫(yī)療器械進行低溫滅菌。通過過氧化氫在艙室內(nèi)擴散,然后將過氧化氫激勵成等離子體狀態(tài),對醫(yī)療器械進行滅菌。過氧化氫蒸汽通過與等離子體結(jié)合,可對醫(yī)用器械和材料安全、迅速滅菌,不留任何毒性殘余。
3、適用范圍 適用于不耐熱、不耐濕的診療器械的滅菌,如電子儀器、光學儀器等診療器械的滅菌,不適用于布類、紙類、水、油類、粉劑等材質(zhì)的滅菌。
4、不可以。因為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器主要用于醫(yī)療器械和手術(shù)器械的滅菌,其工作原理是通過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進行滅菌,然而對于外來器械植入物,尤其是金屬植入物,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的作用會導致金屬表面氧化,進而影響植入物的性能和安全性。
5、在醫(yī)療設備消毒領域,兩種常見的滅菌器——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器與環(huán)氧乙烷滅菌器,各有其獨特的性能和應用場景。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時間效率。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器憑借其顯著的優(yōu)勢,滅菌過程只需40分鐘,相較于環(huán)氧乙烷的4小時,時間上足足快了6倍。
高壓蒸汽滅菌的條件是123℃的溫度,配合15至30分鐘的持續(xù)時間。這一方法利用高壓蒸汽滅菌器,通過加熱水生成蒸汽,隨著壓力的增加,蒸汽溫度也會升高。當壓力達到104kPa時,內(nèi)部溫度通常能夠達到123℃,并保持此高溫15至30分鐘,這樣可以有效殺滅包括芽孢在內(nèi)的所有微生物。
時間:消毒時間是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效應的一個重要因素。通常情況下,消毒時間至少需要15分鐘以上才能達到滅菌效果。 溫度: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需要將蒸汽加熱至高溫狀態(tài),通常在121℃左右。高溫可以有效地殺死微生物和病原體,從而達到消毒和滅菌的效果。
滅菌時間通常在15至30分鐘之間,這個時間范圍是基于驗證的標準程序,以確保所有最難殺滅的微生物孢子都能被有效滅活。 實際滅菌時間會受到物品裝載量、包裝類型、蒸汽穿透性、滅菌器類型和預設程序設置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1、高壓蒸汽滅菌法是一種利用高溫和高壓來滅菌的方法,這種技術(shù)不僅能夠消滅大多數(shù)細菌,還能有效殺滅細菌的芽胞,因此是物理滅菌中最可靠且使用最廣泛的技術(shù)。這種方法適用于那些能夠承受高溫的物品,比如金屬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膠及部分藥物的消毒與滅菌。
2、高壓蒸汽滅菌是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通過高溫高壓殺滅包括芽胞在內(nèi)的所有微生物。紫外線照射則常用于空氣消毒,能有效殺滅空氣中的病原體。過濾除菌是通過物理過濾的方式,去除液體或空氣中的微生物。化學消毒法涉及使用強酸、強堿和消毒劑等化學物質(zhì)。強酸和強堿可以殺滅微生物,但通常不用于實驗室消毒。
3、實驗室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包括明確消毒的主要對象、采取適當?shù)南痉椒翱刂朴绊懴拘Ч囊蛩?。首先,明確消毒的主要對象至關重要。需要具體分析引起感染的途徑、涉及的媒介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種類,以便有針對性地使用消毒劑。
4、具體方法包括:燃燒法與燒灼法。燃燒法適用于緊急情況且滅菌范圍有限;燒灼法適用于金屬、瓷器等耐高溫物品的即時消毒。焚燒特殊感染物品 對特定感染的敷料或無法保留的污染物品(如垃圾)進行焚燒。電熱培養(yǎng)箱消毒與滅菌 使用培養(yǎng)箱加熱后的熱空氣在室內(nèi)流動,穿透并殺死細菌等微生物。
5、生物實驗室常用的物理消毒滅菌方法:干熱滅菌法,過濾除菌法,濕熱滅菌法,輻照滅菌法。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是:換氣消毒:開窗通風換氣使空氣流通,讓室內(nèi)空氣保持新鮮,從而完成消毒。紫外線消毒:日光中的紫外線具有良好的天然殺菌作用,物品在日光下直接曝曬6小時,便可達到消毒的目的。
6、在滅菌技術(shù)方面,高壓蒸汽滅菌法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在使用時,應注意無菌包不宜過大,且各包裹間要有間隙,以便蒸汽流通。此外,布類物品應放在金屬類物品上,避免蒸汽遇冷凝聚成水珠,影響滅菌效果。定期檢查滅菌效果是必要的,高壓蒸汽滅菌無菌包的有效期一般為1周。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