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體溫測量儀測量距離:10cm 誤差:+/-0.2℃ 測量距離 為了獲得精確的溫度讀數(shù),測溫儀與測試目標之間的距離必須在合適的范圍之內(nèi),所謂“光點尺寸”就是測溫儀測量點的面積。距離目標越遠,光點尺寸就越大。距離與光點尺寸的比率,或稱D:S。
1、在進行溫度儀器計量時,首先需要使用萬用表或?qū)I(yè)溫度測試儀準確檢測溫度。然后,將這些檢測值與當前溫度儀器的讀數(shù)進行對比,如果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存在誤差,那么可以啟動零點漂移程序。這一程序的目的是調(diào)整溫度儀器的零點,使其能夠根據(jù)新的基準點進行校準。
2、儀器校正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溫度計校正:參照溫度計法:應保存至少一支根據(jù)國家標準由計量部門認證的溫度計作為參照溫度計。定期校驗:所有工作溫度計每年應與參照溫度計進行一次校驗,以確保其準確性。顯微鏡校正:震動中心確定:確定下偏光鏡的震動中心。正交校正:校正上、下偏光鏡振動方向是否正交。
3、在黑體輻射源上,用二等以上標準熱電偶、光電高溫計或精度等級高于被校準紅外測溫儀的紅外測溫儀為標準,調(diào)校即可?,F(xiàn)行計量規(guī)范《jjg 415-2001 工作用輻射溫度計檢定規(guī)程》可參考,另外有些行業(yè)有行業(yè)標準,必須符合本行業(yè)標準。大多數(shù)產(chǎn)品需要生產(chǎn)廠家調(diào)校,用戶可以檢定,但不能調(diào)校。
1、傳統(tǒng)的分立式溫度傳感器——熱電偶傳感器 熱電偶傳感器是工業(yè)測量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溫度傳感器,它與被測對象直接接觸,不受中間介質(zhì)的影響,具有較高的精度;測量范圍廣,可從-50~1600℃進行連續(xù)測量,特殊的熱電偶如金鐵——鎳鉻,最低可測到-269℃,鎢——錸最高可達2800℃。
2、°C以上的測溫傳感器,可選用鉑熱敏電阻或者熱電偶。前者最高可到650°C,后者可達2000°C。若從性價比、轉(zhuǎn)換精度、穩(wěn)定性考慮,選用鉑電阻較好。鉑電阻溫度傳感器構成的溫度計精度0.1°C~0°C,穩(wěn)定性極好,系統(tǒng)價格適中。
3、例如,PT100傳感器因其優(yōu)良的性能而具有較高的準確度,按照國家標準,PT100被分為A和B兩個等級,適用于廣泛的溫度測量范圍,從-200℃到+850℃。A級的PT100傳感器精度表現(xiàn)尤為出色,其精度可達到(0.15+0.002*|t|)攝氏度,其中|t|代表實際測量溫度的絕對值。
4、°C到±0.5°C范圍內(nèi)。硅溫度傳感器(Silicon Temperature Sensors): 這種傳感器使用硅芯片來測量溫度。它們的精度通常在±0.1°C到±1°C之間。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精度值可能會受到環(huán)境條件、供電電壓和制造工藝等因素的影響。在選擇溫度傳感器時,應該根據(jù)應用的具體要求選擇適當精度的傳感器。
1、PT1000溫度傳感器的精度是多少?PT1000傳感器的精度通常在±0.01℃以內(nèi)。在特定的工作溫度范圍內(nèi),它能夠達到(0.01℃+0.005℃)的精度,這表明PT1000傳感器的測量精度非常高,且沒有電阻累積誤差。
2、對于醫(yī)療設備中的體溫計,所使用的溫度傳感器更是追求極致的精度,通??梢赃_到±0.1℃的精度,這在臨床診斷中至關重要。這類傳感器通常采用高精度的熱敏電阻或集成式溫度傳感器,確保在人體體溫測量時的準確性。
3、對于體溫計所使用的溫度傳感器,其精度通常要求更高,一般能夠達到±0.1℃。這種高精度要求確保了體溫測量的準確性,對于醫(yī)療領域尤為重要??傊煌愋偷臏囟葌鞲衅饕蚱湓O計和制造工藝的不同,其精度也會有所差異。選擇合適的溫度傳感器時,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應用需求來考慮其精度指標。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