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測量前準備。開啟電腦、打開機器電源開關(guān)、檢查機器啟動是否正常。擦凈工件被測表面。測量 將測針正確、平穩(wěn)、可靠地移動在工件被測表面上。工件固定確認工件不會出現(xiàn)松動或者其它因素導致測針與工件相撞的情況出現(xiàn)。在儀器上設(shè)置所需的測量條件。開始測量。測量過程中不可觸摸工件更不可人為震動桌子的情況產(chǎn)生。
1、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法:這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測量時,觸針與被測表面接觸,通過傳感器感知表面的微觀不平整,將信號轉(zhuǎn)換為電信號,再進行放大和處理,從而得到表面粗糙度的數(shù)值。這種方法具有操作簡便、精度高等優(yōu)點。
2、測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比較法:適用場景:簡便快捷,適用于車間現(xiàn)場測量,常用于中等或較粗糙表面的測量。測量方法:將被測表面與標有一定數(shù)值的粗糙度樣板進行比較,根據(jù)Ra值的不同,可以采用目測或放大鏡進行比較。
3、比較法:比較法測量簡便,使用于車間現(xiàn)場測量,常用于中等或較粗糙表面的測量。方法是將被測量表面與標有一定數(shù)值的粗糙度樣板比較來確定被測表面粗糙度數(shù)值的方法。比較時要求樣板的加工方法,加工紋理,加工方向,材料與被測零件表面相同。
4、常用的表面粗糙度測量方法包括樣板比較法、光切法、干涉法和觸針法。樣板比較法是最常見的工廠測量方法,通過目測或放大鏡將被測表面與粗糙度樣板進行對比,或用手觸摸以感覺其粗糙度,這種方法準確性較低,依賴經(jīng)驗較多。
5、表面粗糙度測量方法:比較法比較法測量簡便,使用于車間現(xiàn)場測量,常用于中等或較粗糙表面的測量。方法是將被測量表面與標有一定數(shù)值的粗糙度樣板比較來確定被測表面粗糙度數(shù)值的方法。
6、直接用現(xiàn)代化工業(yè)測量儀器來測量是最省時省力的。比如測納米級別的粗糙度用先進的光學測量儀器——白光干涉儀。它是以白光干涉掃描技術(shù)為基礎(chǔ)研制而成用于樣品表面微觀形貌檢測的精密儀器。
1、當粗糙度儀在檢測過程中出現(xiàn)超出量程的提示時,這意味著測量到的表面粗糙度值超出了儀器所能測量的最大范圍。 粗糙度儀的Z軸測量范圍通常較小,大約在1毫米左右,而便攜式設(shè)備則更小,大約在0.3毫米左右。 因此,當設(shè)備顯示超出量程時,通常是因為被測工件表面的起伏超過了儀器的測量限制,這種情況在曲面測量中尤為常見。
2、一般是指超出Z軸方向量程。粗糙度儀Z軸測量范圍很小,一般在1mm左右,便攜式設(shè)備更小,一般在0.3mm左右。所以設(shè)備提示超出量程一般都是工件表面起伏數(shù)值超出測量范圍(多以曲面測量居多)。
3、被測信號的zui大值超出本量程范圍;1.按退出鍵返回;2.進入菜單設(shè)置狀態(tài),增大量程范圍,按退出鍵返回;3.重新測量。無測量數(shù)據(jù) TR200粗糙度儀操作錯誤造成測量失?。?.按退出鍵返回;2.檢查測量前準備是否確;3.開機,重新測量。
4、示值誤差和變動性控制嚴格,分別不大于±10%和6%,確保測量結(jié)果的精度和穩(wěn)定性。測量的量程范圍和分辨力分別為±20微米(0.01μm)、±40微米(0.02μm)、±80微米(0.04μm)。在外形尺寸上,TR210粗糙度儀小巧便攜,尺寸為140毫米×52毫米×48毫米,重量大約為440克。
5、粗糙度儀器說明書規(guī)格里最大驅(qū)動行程18mm/0.71inch 指測頭測量時移動的最大距離是18mm 或0.71英寸。量程范圍 正負20um 40um 80um 指測量粗糙度時的量程,可以設(shè) 正負20um ,正負40um ,正負80um 三個檔位。
T1000A型表面粗糙度測量儀主要用于檢測工件表面的粗糙度質(zhì)量,特別是在機械加工企業(yè)和計量部門的生產(chǎn)現(xiàn)場。其技術(shù)指標如下:測量范圍與應(yīng)用:測量范圍:觸針最大位移±50μm,Rt≤80μm,Ra≤8μm。適用表面:平面、圓柱母線、內(nèi)孔、曲面等多種類型。測量精度與分辨力:示值精度:≤±10%。
T1000A型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是一款高精度的便攜式儀器,主要應(yīng)用于機械加工企業(yè)和計量部門的生產(chǎn)現(xiàn)場,以檢測工件表面質(zhì)量。它適用于測量平面、圓柱母線、內(nèi)孔、曲面等多種類型的表面粗糙度。該測量儀采用觸針法和差動電感傳感器作為其測量原理。其測量范圍為觸針最大位移±50μm,Rt≤80μm,Ra≤8μm。
1、測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比較法:適用場景:簡便快捷,適用于車間現(xiàn)場測量,常用于中等或較粗糙表面的測量。測量方法:將被測表面與標有一定數(shù)值的粗糙度樣板進行比較,根據(jù)Ra值的不同,可以采用目測或放大鏡進行比較。注意事項:要求樣板的加工方法、加工紋理、加工方向、材料與被測零件表面相同。
2、.8~100 光切顯微鏡(雙管顯微鏡)是利用光切原理測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從目鏡觀察表面粗糙度輪廓圖像,用測微裝置測量Rz值和Ry值。也可通過測量描繪出輪廓圖像,再計算Ra值,因其方法較繁而不常用。必要時可將粗糙度輪廓圖像拍照下來評定。
3、比較法:它是在工廠里常用的方法, 用眼睛或放大鏡,對被測表面與粗糙度樣板比較,或用手摸靠感覺來判斷表面粗糙度的情況。光切法:是利用光切原理來測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干涉法:是利用光學干涉原理測量表面粗糙度的一種方法。
4、測量表面粗糙度有多種方法,包括比較法、光切法、干涉法和觸針法。 比較法:這是一種在實際操作中廣泛應(yīng)用的方法,它通過將待測表面與標準粗糙度樣板進行目測對比,或者通過手感來評估表面的粗糙度。 光切法:該方法基于光學原理,通過光切技術(shù)來確定表面的粗糙度。
5、干涉法是利用光波干涉原理來測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用來測量Rz和Ry值,能夠測量到非常細微的參數(shù),通常測量范圍在0.03至1微米之間,常用的測量儀器是干涉顯微鏡。針描法,又稱為感觸法,是一種接觸式的測量方法。
1、比較法比較法測量簡便,使用于車間現(xiàn)場測量,常用于中等或較粗糙表面的測量。方法是將被測量表面與標有一定數(shù)值的粗糙度樣板比較來確定被測表面粗糙度數(shù)值的方法。
2、掃描電子顯微鏡測量法: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并拍攝被測表面的微觀形貌,然后利用圖像處理技術(shù)來分析表面粗糙度。這種方法具有極高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數(shù),適用于精密測量和研究。 原子力顯微鏡測量法:原子力顯微鏡是一種高分辨率的表面分析技術(shù),通過檢測探針與樣品表面的原子間相互作用力來測量表面粗糙度。
3、測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比較法:適用場景:簡便快捷,適用于車間現(xiàn)場測量,常用于中等或較粗糙表面的測量。測量方法:將被測表面與標有一定數(shù)值的粗糙度樣板進行比較,根據(jù)Ra值的不同,可以采用目測或放大鏡進行比較。
4、表面粗糙度測量方法主要包括比較法和光切法。 比較法: 原理:直接將被測表面與標定粗糙度的樣板進行對比,以確定表面粗糙度數(shù)值。 操作:根據(jù)被測表面的Ra值選擇目測法、放大鏡或比較顯微鏡進行比較。 特點:操作簡便,適用于車間現(xiàn)場的測量工作,常用于中等或較粗糙表面的評估。
5、比較法:比較法測量簡便,使用于車間現(xiàn)場測量,常用于中等或較粗糙表面的測量。方法是將被測量表面與標有一定數(shù)值的粗糙度樣板比較來確定被測表面粗糙度數(shù)值的方法。比較時要求樣板的加工方法,加工紋理,加工方向,材料與被測零件表面相同。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