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0值是激光粒度儀馬爾文2000測試數據中最具價值的一項指標。它代表了顆粒群的平均粒徑,能夠直觀反映顆粒的大小分布情況。通過D50值,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樣品的整體粒度特征。例如,在涂料、顏料和化妝品等行業(yè)的應用中,D50值能夠幫助我們判斷產品的分散效果是否良好,進而影響最終產品的性能。
D10:一個樣品的累計(自己加前面或后面所有粒徑的百分數),粒度分布數達到10%時所對應的粒徑。它的物理意義是粒徑小于(或大于)它的的顆粒占10%。D50:一個樣品的累計粒度分布百分數達到50%時所對應的粒徑。它的物理意義是粒徑大于它的顆粒占50%,小于它的顆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徑或中值粒徑。D50常用來表示粉體的平均粒度。
D10:一個樣品的累計(自己加前面或后面所有粒徑的百分數),粒度分布數達到10%時所對應的粒徑。它的物理意義是粒徑小于(或大于)它的的顆粒占10%。D50:一個樣品的累計粒度分布百分數達到50%時所對應的粒徑。它的物理意義是粒徑大于它的顆粒占50%,小于它的顆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徑或中值粒徑。
粒度分布中的DD50和D90分別表示在粒度分布累積百分比達到10%、50%和90%時對應的粒徑。D10意味著有10%的顆粒物小于或等于這個粒徑,而D90則表示90%的顆粒物小于或等于這個粒徑,這二者用于評估樣品中小顆粒的比例。
DD50和D90是指樣品中粒徑等效直徑分別為10%、50%和90%時所對應的粒徑。
1、如果是非正式場合,我們稱D50為平均粒徑。
2、粒度學中,有多種平均粒徑,其定義式不同,表征的意義也各異。體積平均粒徑(D(4,3)或DVM)用于描述顆粒群的總體積與平均直徑之間的關系。其計算公式為:DVM = ∑(NI DI4)/ ∑(NI DI3) = ∑(FVI DI)/∑FVI = ∑(fVI DI)/∑fVI = ∑(fVI DI)。
3、激光粒度儀,通常所報出的D(4,3)就是其算術平均粒徑。D(4,3)又稱體積四次矩平均徑。
4、effective diameter為“有效直徑”, median diam為“中位直徑”,mean diam為“平均直徑”。現在,基本都用“中位直徑”來表示該顆粒群的粒度。中位直徑,也用“D50”或“D0.5”來表示。
其次,一致性指標與數列的標準差相似,衡量的是顆粒分布偏離中心粒徑的程度。如果一致性數值較大,說明顆粒大小的分布偏離平均值的程度較高,反之則反之。在具體計算過程中,粒徑段的體積比Xi和分段粒徑值di是關鍵數據,通過這些參數,可以根據特定的分布規(guī)律,通過編程實現快速計算新的粒度分布。
馬爾文激光粒度儀的報告分析涉及兩個關鍵參數:徑距和一致性。徑距,簡單來說,是通過計算顆粒分布寬度的差異來衡量的,具體公式為(D(0.9)-D(0.1)/D(0.5),數值越大,表示顆粒大小的分布越寬廣。這個指標有助于了解樣品中不同顆粒尺寸的范圍。
徑距表明顆粒的分布寬度:(D(0.9)-D(0.1)/D(0.5)。徑距越大,表明分布寬度越寬。一致性表示的是粒徑分布偏離中間的程度。意義跟數列的標準差一個意思。Xi是粒徑段的體積比。di是分段的粒徑值。d(x,0.5)是d(0.5).這個跟具體的分布有關的。
遮光度表示分散介質中所含樣品數量多少的一種度量。殘差是根據米氏理論,針對選定光學模型,光學參數和最終結果計算出的光強數據與實際檢測光強的差異。并不是越小越好,0.5與0.8殘差值并不表示0.5的殘差結果就比0.8的準確,一般認為小于3%都是可以接受的。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