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拉力試驗機是一種用于測試薄膜、紙張、塑料薄膜、金屬箔等材料的拉伸、撕裂、剝離等力學性能的試驗設備。
1、拉開法 樣品尺寸:大于5cm×5cm。說明:樣品尺寸需滿足拉力試驗機的夾具要求,確保在測試過程中能夠穩(wěn)定地施加拉力。劃痕法 樣品形狀與尺寸:圓柱體或方塊體,高度5-10mm(若高度不夠,需自己準備墊塊),寬度5-25mm。膜厚要求:軟膜(高分子等):膜厚度50μm以下。硬膜(金屬或硬質合金等):膜厚度20μm以下。
2、附著力測試的三種方法及對應的樣品要求如下: 百格法 方法描述:適用于塑料或金屬等涂層工藝后,通過在表面劃格并用膠帶測試結合牢固程度。 樣品要求:至少需要2個10cm*10cm以上的樣品進行實驗。
3、國標中推薦了三種測試方式,包括單刃切割刀具+導刃裝置、多刃切割刀具和電動切割刀具。其中,單刃切割刀具+導刃裝置的組合方式因其成本低廉、操作靈活且對樣品要求不嚴格而最為常用。測試步驟:準備工具:劃格刀、膠帶、導刃裝置、膜厚儀(按需)、橡皮擦(按需)。
4、電泳漆膜附著力檢測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剝離測試法:該方法通過刀片或類似工具將電泳漆膜從基材上剝離,觀察剝離情況來判斷附著力等級。剝離測試的結果可以將電泳漆膜附著力分為等級0(完全剝離)、等級1(局部剝離)、等級2(出現破損但未剝離)和等級3(無明顯破損或剝離)。
5、拇指測試 實驗程序:取樣品,用拇指放在印刷的圖片上,以 3+0.5/-0KGF的力來回檫試 15次。 實驗判定:制品印刷圖案不可缺口 /斷線 /油墨粘附不良等,否則為不合格。
拉力試驗機測試中,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區(qū)分如下: 定義不同: 屈服強度:在拉伸試驗中,試樣在屈服階段所承受的最大應力,即試樣在拉伸長度范圍內尚未發(fā)生斷裂前的最大力值所對應的應力。此時,試樣發(fā)生了顯著的塑性變形。 抗拉強度:在拉伸過程中,試樣所能承受的最大拉應力,即拉伸過程中試樣所表現出的最大力值所對應的應力。
在拉力試驗機測試中,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是兩種重要的力學性能指標,它們的定義和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估瓘姸仁侵镐摬脑诶爝^程中,從開始加載直到斷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值,它是衡量材料強度的重要參數。
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的區(qū)別: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是材料力學性能中的兩個重要指標,它們分別描述了材料在受到拉力作用時的不同表現。定義 抗拉強度:是指材料在拉伸過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與其原始截面積之比。當外力超過這個極限時,材料將被拉斷,即發(fā)生解離性破壞。
1、拉力試驗機通過測試試樣的應力-應變數據,并依據彈性模量的計算方法(即應力與應變的正比例系數),可以得出試樣的彈性模量。在測試過程中,需要注意位移與應變的精準測量以及數據處理的準確性,以確保測試結果的可靠性。
2、試驗過程:將試樣固定在試驗機的夾具中,確保對中良好,避免偏心載荷。緩慢施加軸向拉力,逐步增加載荷。記錄試樣在不同載荷下的應力和相應的應變。數據處理:根據應力和應變的數據繪制應力-應變曲線。在曲線的初始直線部分(彈性變形階段),計算應力與應變的比值,即彈性模量。
3、準備樣品:首先,需要獲得代表要測量的材料的樣品。這通常是一個長形狀的材料樣本,如圓桿或矩形棒。樣品的尺寸和形狀應該符合標準的測試規(guī)范。設備準備:需要一個適當的拉伸試驗機,這是一個用于應用拉力或壓力并測量變形的設備。確保設備的校準和操作都正確。
4、設置試驗參數:設定拉伸速度為2 mm/min,啟動試驗機。記錄實驗數據:觀察計算機上的試驗曲線,得到拉力-變形曲線圖及實驗數據。數據分析:利用ORIGIN等數據分析軟件,對拉力-變形曲線進行線性回歸分析,計算得出試樣的拉伸彈性模量。
5、使用頻率計測量金屬絲的共振頻率。根據共振頻率、金屬絲的長度、直徑和質量等參數,利用公式計算出彈性模量。拉伸法:原理:在金屬絲上施加拉力,測量其伸長量,根據胡克定律計算出彈性模量。步驟:準備一根直徑均勻、長度適中的金屬絲,并固定在拉力試驗機上。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