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阻率和導電率的測試基于歐姆定律,即電流通過導體時,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導體的電流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電阻率(ρ)和電導率(σ)的關系為:σ = 1/ρ。在測試中,通過測量待測樣品兩端的電壓和流經(jīng)的電流,可以計算出樣品的電阻值,進而求得電阻率或導電率。
1、兩線法 兩線法是一種簡單直觀的導電率測試方法,適用于初步測量或快速檢測。步驟:將待測材料加工成規(guī)定尺寸的試樣。將試樣夾在兩個電極之間,確保接觸良好。施加一個直流電場,測量電極之間的電勢差。通過歐姆定律(R=V/I)計算出試樣的電阻值,進而推算出電導率。特點:操作簡便,設備要求低。
2、查找電導率極限值:根據(jù)測量的水溫,使用相應的表格(如表1)查找不大于測量溫度的溫度值,并讀取成為極限的相應電導率值。注意,不要進行插值計算。判斷水質:如果測得的電導率不大于表值,則水滿足測試要求,無需進入下一階段。如果電導率高于表值,則進入階段2繼續(xù)測試。
3、電阻率和導電率的測試基于歐姆定律,即電流通過導體時,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導體的電流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電阻率(ρ)和電導率(σ)的關系為:σ = 1/ρ。在測試中,通過測量待測樣品兩端的電壓和流經(jīng)的電流,可以計算出樣品的電阻值,進而求得電阻率或導電率。
4、使用SCLC測試方法,在0-4V的電壓范圍內,暗態(tài)條件下進行測試,得到的是一條直線形的I-V曲線。數(shù)據(jù)處理 I-V曲線計算電導率 步驟:選取I和V數(shù)據(jù),導入Origin軟件。將V作為X列,I作為Y列,注意將I電流的單位從mA或μA轉換為A(即除以1000或1000000)。繪制點圖。
5、電導率測試方法 電導率是用來測量水中電解質溶解度的一種方法。它可以提供水的總溶解固體(TDS)或總溶解鹽(TDS)的濃度。通過測量電導率,可以了解水中的礦物質、鹽和其他溶解性物質的含量。電導率是評估飲用水中的溶解物含量是否超過安全或接受的標準的重要指標之一。
6、連接 將電導率測試儀后面板的4根接線孔連接好。其中,兩個標有“CELL”的插孔應接入標準交流電阻箱(即電導模擬裝置),而另外兩根標有“NET”和“T(R)”的接線孔則應連接到直流電阻箱。NET(Y)的檢定步驟: 調零點 首先,確保直流電阻箱的輸出值對應于25℃時的電阻值。
可以四探針法直接測試薄膜的表面電阻率。計算公式:方塊電阻(或表面電阻率)R = 532 * V / I 。其中,V 是探針2-3 間的電位差; I 是探針1-4 間的電流。
綜上所述,四探針原理是一種有效的測量薄層材料方塊電阻的方法。通過該方法可以準確地得到材料的方塊電阻值,進而評估其導電性能和熱紅外性能。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注意探頭邊緣到材料邊緣的距離、探針頭之間的距離以及探針頭與導電薄膜的接觸等因素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在測量薄層材料的方塊電阻時,四探針電阻測試儀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探頭邊緣與材料邊緣的距離需遠大于探針間距(通常要求10倍以上),同時保證探針頭之間的距離相等,以避免產生測試誤差。理論上,探針頭與導電薄膜接觸點越小越好,但實際應用中采用圓形探針頭,以減少對被測試材料的破壞風險。
薄層材料方阻的計算還依賴于薄層材料的電阻率。通過已知的薄層方阻和厚度,可以推導出薄層材料的電阻率。四探針電阻測試儀測量薄層材料方塊電阻時的這些要求,旨在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測薄膜的方塊電阻一般采用四探針法。以下是詳細的解釋和步驟:方塊電阻的定義與重要性定義:方塊電阻(方阻),英文名稱sheet resistance,指的是單位面積的薄膜的電阻值。常用符號Rs或ρs來表示,單位為Ω/sq或Ω/□。
四探針法是一種簡便且常用的測量電阻率(或方塊電阻)的方法,特別適用于薄膜材料等具有一定導電性能的材料。其測量原理基于電流在材料中的傳輸特性以及電壓的測量。
體積電阻率與表面電阻率的區(qū)別 定義 體積電阻率:是材料每單位體積對電流的阻抗,指單位體積材料對電流通過的阻力大小。它反映了材料整體的導電性能。表面電阻率:是平行于通過材料表面上電流方向的電位梯度與表面單位寬度上的電流之比。它反映了材料表面的導電性能。
電阻率、體積電阻率、表面電阻率的區(qū)別與測定方法區(qū)別 電阻率 定義:電阻率是用來表示各種物質電阻特性的物理量。它定義為用某種材料制成的長為1米、橫截面積為1平方毫米的導體的電阻。
體積電阻率:是衡量材料內部導電性能的參數(shù),表示單位體積材料對電流的阻礙能力。它反映了材料本身的絕緣或導電特性,與材料的成分、結構及溫度密切相關。高體積電阻率意味著材料內部具有良好的絕緣性能,而低體積電阻率則表明材料具有較好的導電性。
表面電阻:是指材料表面上的兩點之間的電阻,它反映了材料表面對于電流的阻礙作用。表面電阻的大小與材料表面的性質、污染程度、溫度等因素有關。體積電阻:是指材料內部任意兩點之間的電阻,它反映了材料整體對于電流的阻礙作用。體積電阻的大小主要取決于材料的內部結構和成分。
1、銅的電阻率約為:75 *10-8Ωm 100米常用的4mm2銅線電阻約為:ρ=RS/L得到:R=ρL/S,R=75 ...點擊加載更多...電阻是一個物理量,在物理學中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它的英文名稱為resistance,通??s寫為R,它是導體的一種基本性質,與導體的尺寸、材料、溫度有關。
2、在進行表面電阻率測試時,可采用直流比較法或電壓—電流法(高阻計法)進行測量。
3、表面電阻率是測量消除靜電荷能力的常用方法。具體的測試方法包括四探針法和兩探針法。四探針法通過四個探針測量電阻率,消除接觸電阻影響,適用于太陽能電池等應用。兩探針法適用于常規(guī)測量。四探針法相較于兩探針法,能提供更高準確性和可靠性,減少電路和接觸電阻對結果影響。
4、表面電阻率測試方法 從被試電線電纜上切取3根外觀完整,表面無缺損的試樣,試樣的長度應不小于250mm。用干凈不落屑、柔軟、干燥、吸水的材料來回擦拭試樣幾次作清潔處理,對沾染嚴重的試樣,可用酒精擦拭,再做干燥處理。
5、測量方法與電極配置 體積電阻率測量:電極設計:使用三電極系統(tǒng)(如保護環(huán)電極),確保電流僅通過材料內部,避免表面電流的干擾。測試標準:如ASTM D25IEC 60093等。適用場景:主要用于塊狀固體材料(如塑料、陶瓷、橡膠)的絕緣性能評估。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