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們,今天咱們聊聊那爆火的“性價比神器”——兩百塊錢的酒精測試儀!大家都想知道,花這點小錢買來的玩意兒,是不是坑爹,還是寶藏?畢竟,誰喝完一杯啤酒不想明明白白開車,別當(dāng)路上的“小酒鬼”,被交警叔叔逮個正著那可就真香定了。
首先,咱得知道酒精測試儀其實是咋工作的。一般來說,酒精測試儀主要有兩種:半導(dǎo)體傳感器和電化學(xué)傳感器。兩百塊左右的大多用的是半導(dǎo)體傳感器——簡單點,就是聞鼻子靈不靈,嗅出空氣中的酒精分子?!办`氣”高的,可以告訴你差不多多少,但靈氣差的,測出來的就跟打游戲外掛一樣不靠譜。
有朋友去試了把玩,吹完第一口氣,顯示0.05,緊接著第二口又跳到0.12,簡直就像坐過山車,心跳加速到不行??吹竭@兒,真的是懷疑人生:到底是我吹氣姿勢不對,還是儀器喝多了?
多篇評測文章指出,200元檔的酒精測試儀在“新鮮出廠”的狀態(tài)下,校準比較靠譜,初次使用能給你一個差不多的參考值。但是,關(guān)鍵是靈敏度普遍有限,測量環(huán)境稍微一變,比如風(fēng)扇直吹、口腔里有殘酒氣味,甚至是周圍有人噴香水,它都能報警了,呈現(xiàn)的數(shù)值就是“天馬行空”的藝術(shù)品。
為了驗證,某博主還專門做了個爆笑實驗,酒精測試儀和“專業(yè)”交警的電化學(xué)儀器對比,結(jié)果200塊的那個瞬間白眼翻到天靈蓋,精準度堪比中了邪。這個東西就跟仙人掌一樣,一兩次準,多試幾回準的概率就直線下降了。
再者,我們在百家號上的干貨推薦中看到,酒精測試儀的使用注意事項啥的聊起來也是一鍋粥。比如說,吹氣時間太短、吹氣力度不對、測試儀沒人校準,狂吹會傷機,測試間隔太近也影響讀數(shù),反正規(guī)矩多到堪比高考答題卡。兩百塊的,通常沒啥售后服務(wù),一壞就白瞎了。
不過,這不妨礙它成為“酒后自測神器”。要知道,交警專業(yè)儀器價格上萬元,咱們這些小買賣也只能靠這小玩意兒敷衍個安心心理。畢竟,它的作用更多像“唬一唬自己”和納悶“我到底能不能開車”,比起完全無保護,還是有點價值在的。
順便提醒,別把兩百塊酒精測試儀當(dāng)成“絕對保險”。畢竟我知道很多老司機酒品超標時照樣開,想靠這玩意兒保命,其實心跳比它尖銳多了。早晨我還見兩臺車相撞,司機一個說“我吹了個測試儀沒超”,另一臺是“我酒沒超喔”,結(jié)果倆都栽了,就是笑不出來的笑話。
說到底,用廉價神器檢測酒精濃度跟玩手機自帶的測心率一樣:能測能參考,別太當(dāng)真。你想妥妥當(dāng)當(dāng),還是交錢買個有認證的,或者干脆打個滴滴穩(wěn)妥。
那么,小伙伴們,背著兩百塊,握著這個所謂的“科學(xué)神器”,吹一口氣,值不值得?這玩意兒就像你家隔壁大媽的“神算子”一樣,可能準到讓你驚喜,也可能坑到跪地求饒。畢竟機器不是活的,偶爾鬧個脾氣很正常,酒精測試儀也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
總之,這兩百塊的小測試儀,別指望它能替你免去被罰款的風(fēng)險,只能幫你量量“酒精氣味”的風(fēng)向,別把它當(dāng)成路上的“終極武器”,要吹你就大膽吹,吹個痛快才叫醉漢。但你知道嗎?有時候,最靠譜的還是“酒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句話聽起來玄乎,可比儀器靠譜1000倍。不過活在當(dāng)下,咱也只能“信儀器不如信感覺”了。
這篇就是說,吹吧吹吧,儀器就像江湖騙子,靠得住也靠不住。你兩百塊買個安慰劑,其實生活也沒那么嚴肅對不對?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