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測水儀的數(shù)值的標準是80-230之間。水質檢測80-230之間浮動為正常飲用水。TDS值都是越小越好,電子檢測筆下限是0上限是999。一種用來反映水顏色的量化程度的指標。飲水一般要低于15度??吹剿飸腋≡趶姽庀碌淖枞潭?。飲水中濁度不得超過5度(NTU)。pH值就是水中氫離子的負對數(shù),它反映了水的酸堿度。
總磷作為水質檢測的重要指標之一,測定方法一般有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快速檢測包法三種。測定原理:在中性條件下用過硫酸鉀使試樣消解,將所含磷全部氧化為正磷酸鹽。在酸性介質正磷酸鹽會與鉬酸銨反應,在銻鹽存在下生成磷鉬雜多算后,生成藍色絡合物,室溫下放置15分鐘,使用光程為10mm或30mm比色皿,在700nm波長下,以純水做參比,測定吸光度。
測試方法:鉬酸銨分光光度法。適用范圍:總磷包括溶解的、顆粒的、有機的和無機磷。本標準適用于地面水、污水和工業(yè)廢水。取25 mL試料,本標準的最低檢出濃度為 0.01 mg/L,測定上限為 0.6 mg/L。在酸性條件下,砷、鉻、硫干擾測定。
打開水質總磷測定儀,進行預熱,加熱溫度為125℃,加熱時間為30分鐘。樣品處理:將待測水樣按前處理要求進行混勻或過濾等操作。對于懸浮物較多的水樣,應進行攪拌等勻質化處理。準備試劑:取若干預制試劑,一支作為空白樣,再根據(jù)待測水樣的數(shù)量選擇相同數(shù)量的預制試劑作為待測樣。
干擾物質包括砷、硫化物、六價鉻、亞硝酸鹽等。去除方法:砷可用硫代硫酸鈉去除;硫化物需在酸性條件下通氮氣去除;六價鉻可用亞硫酸鈉去除;亞硝酸鹽可通過氧化消解或加氨磺酸去除。特定離子對測試結果的影響:鐵濃度達到20 mg/L時,會使測定結果偏低5%。銅濃度達10 mg/L時,不干擾測試。
測總磷的鉬酸銨分光光度法GB11893-89適用于多種水樣,包括地面水、污水和工業(yè)廢水。這種方法的核心步驟之一是消解,但消解后是否需要過濾,則取決于具體操作中的細節(jié)。根據(jù)標準,如果消解過程中產生了殘渣,應當使用濾紙進行過濾。這意味著,即使沒有明顯的殘渣,也應遵循這一規(guī)定。
打開COD、總磷、總氮檢測儀的電源,并進行預熱。預熱時間根據(jù)儀器的具體要求而定,通常為數(shù)分鐘至數(shù)十分鐘不等。設置參數(shù):根據(jù)儀器指導書的要求,設置儀器的測量項目(如COD、總磷、總氮等)、樣品量、測試時間、反應溫度等參數(shù)。儀器校準:在正式測量前,需要對儀器進行校準。
水中余氯檢測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便攜式DPD余氯測定儀 原理:該儀器通過DPD試劑與水中余氯的反應來測定余氯含量。游離性有效氯與DPD試劑反應產生紅色,加入碘離子后,化合氯也與試劑反應顯色。通過測定其吸光度,可以計算出游離氯和總氯的含量,進而得到化合氯的含量。檢測范圍:本法最高檢測濃度為5mg/l有效氯。
當使用氯氣或含有游離氯的制劑(游離氯,以mg/L計)作為消毒劑時,必須保證與水接觸時間不少于30分鐘。在此條件下,出廠水中的余氯含量不得超過4mg/L,出廠水中的余氯量應保持在0.3mg/L以下,而管網(wǎng)末梢水中的余氯量應控制在0.05mg/L以內。
水中余氯檢測的原理主要基于化學反應或儀器設備的測量。余氯是指在水的消毒過程中,加入的氯氣或次氯酸鈉等消毒劑,與水中微生物、有機物等反應后剩余的氯。檢測余氯的目的是為了評估消毒效果及確保水質安全。
能檢測到余氯,這是自來水消毒的正常殘留。 檢測方法與標準:我國《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管網(wǎng)末梢水(即用戶家中的自來水)余氯含量需保持在0.05-4mg/L范圍內。居民可通過余氯測試試紙或檢測試劑(如DPD比色法)自行檢測,這些工具在化工試劑店或電商平臺均有售。
生活飲用水余氯檢測標準是確保水質安全、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的重要措施。根據(jù)相關法規(guī)和標準,生活飲用水的余氯含量需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保障人體健康。余氯含量標準 游離性余氯:出廠水:游離性余氯不應低于0.3mg/L。
高濃度的一氯胺對游離余氯的測定有干擾,可用亞砷酸鹽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應以除去干擾。氧化錳的干擾可通過做水樣空白扣除。鉻酸鹽的干擾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試劑 無氯水在無氯純水中加入少量氯水或漂粉精溶液,使水中總余氯濃度約為0.5mg/L。加熱煮沸除氯。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