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今天來聊一聊咱們大伙兒都關心的老話題——酒駕!是不是很熟悉?別笑,酒駕可是咱們國家交通管理中“空氣污染”級別的“難治之瘤”。尤其是2010年那個年代,酒駕還沒有現在這么“高科技”,那么,那會兒的酒駕檢測“神器”到底有哪些?今天帶你穿越回那段“沒有酒精測試儀”的日子,看看2010年有沒有露面過的那些神器吧!
先來問問大家,2010年那會兒,有沒有聽說過“酒精測試儀”?很多人估計會說:“有啊,一開始就是那個吹氣筒嘛!”不錯不錯,傳統(tǒng)的汽油加油站的那種吹氣測試儀可是那個年代的“標配”。當時,警察叔叔用的多是機械式或者電子式的酒精測試儀,像是著名的“雅蘭德”和“燃料傳感器”,這些設備基本依靠傳感器檢測呼出的氣體中的酒精含量。
但是要知道,2010年這個時間點,國內的酒精檢測儀可沒現在這么“走俏”。那時候大多數都是國產的或進口的“老古董”,設備不夠現代化,操作起來有點繁瑣,甚至還需要人工判斷結果。再加上普通民眾對這些設備的了解也有限,導致很多酒后駕駛的“神操作”都能發(fā)生,比如故意用口含酒,或者用喝過酒的口水“蒙騙”檢測儀——當然,這種“黑科技”后果嚴重,別嘗試哈!否則你可能會變成“醉駕”的“活地圖”。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一件事情:2010年,很多人還沒聽說“酒精測試儀”這個高科技詞。那時候,警方通常用“呼氣式酒精檢測儀”,叫“吹氣法”。你只需要對著儀器吹一口氣,設備就能讀取酒精濃度。操作其實還挺簡單,誰不會?但問題來了,吹氣的時間、力度都著實考驗操作者的技藝,動不動還會出現“誤差”。
講個段子:有人說,當年酒駕就是“手動吹氣”,如果運氣差點,把嘴對準了沒對準,結果“測試失敗”,報警的那位同志還會笑笑說:“算你厲害,下次再試試?”如今想想,好像還挺搞笑的,但當時嘛,那可是十足的“緊張時刻”。
那么,除了機械和電子式的酒精檢測儀之外,在2010年,民間有沒有什么“神器”來“作弊”酒駕檢測呢?答案當然是有的!有人用含酒精的口香糖、喝了醋、甚至用酒精濕巾擦嘴,就試圖“蒙騙”檢測儀。結果自然是“石沉大?!保焓迨宓膶I(yè)素養(yǎng)基本可以一眼看穿這種“花招”,畢竟,現代的檢測儀靈敏度遠遠高于那時的設備。
回到正題,2010年,酒精測試儀已不少見,但絕大多數還停留在“試驗室級別”,便攜式的還很少普及,普通駕駛員很少能夠“擁有”一臺。不過,那個年代,警察制服打扮,拎著“二手貨”樣式的檢測儀,就成為常見的“景觀”。有趣的是,有報道顯示,部分地區(qū)的酒駕案件中,使用的檢測儀因為“老舊”,還有被判定為“結果不準確”的案例。
那么,2010年,普通駕車人能不能在不被查到的情況下“偷偷喝酒、駕車”呢?這里就要爆個料——其實,除了檢測儀之外,有些“老司機”還會用“技巧”繞過,比如:在警察面前假裝沒喝酒,但其實內心早已“醉了”。當然,這都是“過去式”,咱們只說趣事哈!如今科技發(fā)達,各種智能檢測設備甚至可以通過車聯網,實時監(jiān)控駕駛員酒精含量,完全不用“吹氣”了。
如果你以為2010年的檢測儀就只有“吹氣”那一招,那就大錯特錯了!當時一些“混黑”的商家還推出了“假冒偽劣”的“酒精測試儀”,用來“坑蒙拐騙”那些追求“快車道”的不法分子??上В夹g不過關,經不起嚴查,一年下來就成了“泡影”。
最后,回頭看,2010年的酒駕檢測設備還遠沒今天這么智能、便攜、快速。那時的“神器”大多是簡單“手工操作+機械傳感”,而如今,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酒駕檢測已經進入“云檢測+高精度傳感器”時代。嘿,你知道“2010年酒駕檢測儀”還能“藏匿”什么秘密嗎?或者,你知道誰曾用“高科技”破解檢測儀的“秘密武器”?不過這些秘密,可能只屬于那些年那些人……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